清平乐·麝烟深漾
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麝烟深漾,人拥缑笙氅。新恨暗随新月长,不辨眉尖心上。
六花斜扑疏帘,地衣红锦轻沾。记取暖香如梦,耐他一晌寒严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身披如仙衣道服式的大髦,看屋中麝香的烟缕荡漾。愁绪随着新月变成满月而不断增长,既锁在眉间,也锁在心上。
雪花斜落,扑打着门帘,偶有几片飞进暖阁飘落在红色的地毯上。心里还想念着春天的花香,所以能忍受这一时半刻的严寒。
注释
清平乐(yuè):原为唐教坊曲名,后用作词牌名,又名“清平乐令”“醉东风“”忆萝月”,为宋词常用词牌。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,前片四仄韵,后片三平韵。
麝烟:焚麝香发出的烟。
缑(gōu)笙(shēng)氅(chǎng):犹如仙衣道服式的大髦。用王子乔于缑山乘鹤成仙的典故。汉刘向《列仙传·王子乔》:“
创作背景
这首《清平乐》写于康熙十七年(1678),当时,他的爱妻卢氏正好去世一年。深情的词人为自己的亡妻写下这首词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《经典读库》编委会.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.江苏美术出版社.2013年11月.第157页
赏析
这首词亦是悼亡之作,似与《忆江南·宿双林禅院有感》词境相类。首句“麝烟深漾”,写麝香熏香在屋子里袅袅回荡,为全词铺下朦胧凄迷的氛围。“人拥缑笙氅”,此处,词人用“缑笙氅”,显然并非点明富贵身份,而是借指丧服。
“新恨暗随新月长,不辨眉尖心上。”眉尖心上,范仲淹《御街行》词云:“都来此事,眉间心上,无计相区避。”李清照《一剪梅》词也有:“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”词人此篇融入前人愁语,化作“不辨眉尖心上”,又接于“新恨暗随新月长”句后,表明其愁情不止,愁怀无限。
“六花斜扑疏帘,地衣红锦轻沾。”过片转写雪花飞舞之景。“六花”即雪花,因为古人有
简析
《清平乐·麝烟深漾》是一首悼亡词。词的上片写词人身穿丧服,坐在那里任由思绪自由飞扬,表明他的愁情不止,愁怀无限;下片写他与妻子共度的美好时光已如梦幻消逝,眼前景与还能记取的梦中情形成了极大的落差,因此,让人悲愁不绝。全篇屈曲跌宕,一波三折,低回深婉,哀怨动人,具有无限的悲愁之感。
纳兰性德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 359篇诗文 1277条名句
捉船行
吴伟业〔清代〕
官差捉船为载兵,大船买脱中船行。
中船芦港且潜避,小船无知唱歌去。
郡符昨下吏如虎,快桨追风摇急橹。
村人露肘捉头来,背似土牛耐鞭苦。
苦辞船小要何用,争执汹汹路人拥。
前头船见不敢行,晓事篙师敛钱送。
船户家家坏十千,官司查点候如年。
发回仍索常行费,另派门摊云雇船。
君不见,官舫嵬峨无用处,打鼓插旗马头住。
客中闻雁
黄景仁〔清代〕
山明落日水明沙,寂寞秋城感物华。
独上高楼惨无语,忽闻孤雁竟思家。
和霜欲起千村杵,带月如听绝漠笳。
我亦稻粱愁岁暮,年年星鬓为伊加。